“嘟嘟嘟”,急促的哨響劃破起跑線緊張的氣氛,一場開訓比武在高原腹地展開激烈角逐。只見一個身影閃身沖出,幾分鐘后便遙遙領先。
他就是西藏軍區某部偵察班戰士仁增羅布。這個戰士可不簡單,多次在比武中摘金奪銀,新兵第一年就以優異成績榮獲四有優秀士兵。但談起這些成績,他總說:“我離爺爺還差得遠呢!”
仁增羅布爺爺在很久之前就去世了,小時候,他在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上見過這個身著老式軍裝的男人。父親洛七告訴他,這是他的“軍爺爺”。
從那時起,爺爺隨十八軍進藏,打仗、修路、立功的故事便豐富了仁增羅布的整個童年。耳濡目染下,報國從軍的種子便埋在了他的心中,只待有朝一日,實現軍營夢想。
2021年,仁增羅布剛滿十八歲,經過層層嚴格篩選,終于身披哈達,胸帶紅花,帶著父親和自己的夢想如愿參軍。
初到部隊,仁增羅布竟被突如其來的“巧合”嚇了一跳。那是新兵入伍的第一課——參觀旅史館。剛一進門,他的目光就被眼前的幾個大字吸引住了:“傳承老西藏精神,爭當十八軍傳人”。
參觀中,一張合照吸引了仁增羅布,人名中“王西貴”三個字顯得格外熟悉,“這是我爺爺!”他驚喜若狂地拉住身邊戰友喊道。
明明是藏族小伙,為什么會有一位漢族爺爺?
“從小的時候父親就給我講爺爺的故事,我的爺爺王西貴是老十八軍的連長,他曾榮立二等功一次、三等功三次。后來,爺爺與當時是隨軍翻譯的奶奶——桑吉結婚,才有了我們?!比试隽_布說。就這樣,大家都認識了這個有“背景”的兵。
光有“背景”可不行,有實力才能服眾。但新兵下連隊后,身材消瘦是許多同志對仁增羅布的第一印象,連隊的第一次體能測試,他就拖了后腿。從那以后,他覺得自己辜負了爺爺和父親,也漸漸地對訓練失去了信心。
連隊指導員索朗扎巴了解情況后,決定從他的“背景”入手幫他解開心結?!澳阒?,你爺爺當兵時有多艱苦嗎?”仁增羅布搖了搖頭。指導員抓住時機向他講起了十八軍“筑路英雄張福林”的故事。
“作為戰斗英雄的后代,有什么資格自暴自棄,又怎能對得起當初父親對自己的期望?!甭犕旯适?,仁增羅布被先輩們舍命為事業的精神深深打動。
從那時起,仁增羅布便暗暗下定決心努力訓練。輕裝跑步訓練,他就悄悄背上沙袋搞“加餐”;高寒障礙過不去,他就一個一個過、一遍一遍跑,遍體鱗傷也沒喊一聲疼;理論基礎薄弱,他就加班加點學理論,漢語詞典翻爛,專業知識爛熟于心……
一年后,仁增羅布成功完成蛻變,幼苗終于長成大樹,他成了連隊尖子。
“他是我帶過最努力的兵!”班長李偉感慨說。
為了完成任務,仁增羅布扛著風沙搭帳篷、拿著鐵鍬構筑工事,公差勤務也總是第一個沖鋒在前。
當聽說偵察兵是步兵里面的特種兵后,仁增羅布第一個報名參加了旅里組織的偵察集訓。遼闊的西藏大地上,冰河攜帶著雪山的肅穆,一脈流向遠方,仁增羅布又大步踏上偵察集訓之路。一年來,他憑借思想過硬、訓練刻苦、作風扎實,在集訓各項軍事訓練中斬獲多個第一。
前不久,仁增羅布鄭重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他的入黨申請書,他寫道:“我的爺爺、父親都是黨員,我一定會用一生追隨他們的腳步,在黨的光輝照耀下,成為幸福西藏守護者中的一員!”